Monday, February 9, 2015

遠志明是否在撒謊?

對於柴玲指控遠志明性侵事件,我們寫了兩篇分析的文章。第一篇是在只看到柴玲的第一封公開信、沒有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分析了雙方的利益和得失。第二篇分析柴玲、徐志秋和周愛玲三人對於2014年6月24日的見面的回憶的矛盾之處。我們所知有限,也是事外之人,只是根據所有公開的材料,對於其中矛盾的地方,發表幾句不吐不快的看法。

1月31日柴玲發表了第四封公開信(http://caochangqing.com/big5/newsdisp.php?News_ID=3608),提供了一些新的細節。其中有這麼一段:
2013年3月周愛玲牧師決定自己去問一下遠志明。我當時在一個島上跟孩子們度春假。她說遠志明立即給她回電話。當我問到遠是怎麼回答的,周愛玲牧師說,遠的話是:“我們之間的事是發生過。”只是遠不同意是強姦的說法,還說是柴玲到遠的住所找他的...我當時感覺到渾身都在發抖,不知是當時還是后來跟周愛玲牧師說:“我根本都不知道他住在哪裡,我又不會開車,我開車是在1991年學會的。這事發生在1990年8月底,9月初,我怎麼可能去他住所找他?”我一方面生氣遠志明撒謊,另一方面我似乎感到我的牧師都被騙得不相信我了。

關於此事,遠志明之後的版本卻與此不同。周愛玲轉述的遠志明在6月24日見面上的話:Y說當時在普林斯頓,C因80年代末事件,很有名,是大家捧著的明星,對人頤指氣使,他當時沒有那麼大的名氣,大家常在一起參與一些活動,C沒車,偶而需要他接送,去Macy’s買東西等雜事,也幫過她搬家。有一天,二人看電視到很晚,有親暱,但沒有性關系。后來C打電話給他,要他過來,當他抵達時,她穿著睡衣來應門,他覺得她引誘他,后來進入臥室,進而發生性關系,是在兩情相悅的情況下發生的性行為。后來一直有來往,但不再有性關系。(C反駁說他們只見過一次面,但並沒有對Y性愛的描述部分提出異議或抗議)

而徐志秋轉述的遠志明6月24日的說法:根據遠志明的回憶,當年柴玲在普林斯頓期間很活躍,也很受大家照顧。有一次柴玲請遠志明搬東西,在柴玲寓所,兩個人有一些親密舉動,但沒有實質的性接觸;直到幾天后一個深晚,柴玲打電話叫遠志明,並穿著睡衣開門將遠引到臥房,他們才發生關系。 

我們之前分析過周愛玲和徐志秋回憶的2014年遠志明版本和柴玲回憶的2014年遠志明版本的區別,在於遠志明是否有說他們之後仍有“持續的男女關係”。但是,性關係的起因是因為幫助柴玲搬家,事件是發生在柴玲的住處,三人都沒有異議的認為這是遠志明說過的話。我們來分析一下遠志明的話中的幾個論點(注意,我們是在分析各人轉述的“遠志明的話”,而非分析原本的事實。一下說周愛玲、徐志秋,均指周愛玲、徐志秋轉述遠志明的說法):

1、柴玲當時很有名,很活躍。(周愛玲、徐志秋)
2、柴玲得到別人的幫助。(周愛玲用詞是“對人頤指氣使 ”,徐志秋說“很受大家照顧”)
3、柴玲沒車。(周愛玲,柴玲在第四封公開信裡也確認她在1990年秋天沒車)
4、遠志明接送過柴玲,曾載她去Macy's 買東西,也幫忙搬家。(按周愛玲的說法,遠志明應該有車,否則不可能“接送”柴玲。徐志秋說法是“搬東西”,並未說遠志明只是提供勞力還是幫助運輸。)
5、“有一天”,二人在柴玲寓所有“親密舉動”。(按徐志秋說法,應當是“搬東西”的同一天,而周愛玲只說“有一天”)。
6、“後來”,柴玲打電話給遠志明,叫遠志明來。(周愛玲只說“後來”,似乎暗示是同一天。徐志秋說“幾天后一個深晚”。)
7、柴玲穿睡衣開門,二人進入臥室發生性關係。(周愛玲和徐志秋都認同遠志明說過這話,柴玲也沒有否認遠志明是這麼說的(當然柴玲不認為遠說的是事實)。周愛玲說遠志明說“他覺得她引誘他,后來進入臥室”,似乎暗示遠志明是自己進臥室的。徐志秋則說柴玲“將遠引到臥房”。)
8、周愛玲和徐志秋稱遠志明說二人之後再無性關係;柴玲說遠志明說二人之後有持續的男女關係。(這是我們上一篇文章分析的矛盾之處)

我們來總結一下:

2013年3月的遠志明版本:周愛玲牧師說,遠的話是:“我們之間的事是發生過。”只是遠不同意是強姦的說法,還說是柴玲到遠的住所找他的...

2014年6月24日的“遠志明版本”說:事情發生的緣由,在於遠志明幫柴玲搬東西,後來又到柴玲的住處,發生性行為。這一說法,柴玲、周愛玲、徐志秋分別轉述,在細節上有差異,但是均提到遠志明說事情是在柴玲的住處發生的。


這樣,就出現了兩個“遠志明版本”,一個是2013年的版本,說事情發生在遠志明的住處。這個版本是經由周愛玲再由柴玲轉述的。另一個是2014年的版本,說事情發生在柴玲的住處。

第一個版本,經過兩次轉述。一次由周愛玲轉述給柴玲,第二次由柴玲告訴讀者。那麼,是不是轉述者撒謊了呢?

是不是周愛玲記錯或者撒謊呢?柴玲的回憶提到,周愛玲決定自己去問一下遠志明。以此看來,周愛玲是專門去找遠志明詢問此事的。她既然專門去問了,回來有什麼理由不說實話呢?從現有的資料來看,周愛玲整體上是支持遠志明的,那如果此處她撒謊,造成讀者認為遠志明前後的言行不一,她不是陷遠志明於不義嗎?她又能得到什麼好處呢?綜合看來,我們認為周愛玲撒謊的可能性不大,否則就是她品行太有問題,或是能力實在太差。

那麼,會不會是柴玲謊稱周愛玲如此說呢?當然,你可以認為柴玲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在撒謊,那麼,不需要任何證據也能相信柴玲在這個細節上也撒謊。否則,我們很難理解柴玲為何要編造這段對話。她提供了很多的細節,包括電話的時間、地點,她本人的想法,後來屬靈的經驗。特別是她提到她學會開車的時間,證明自己不可能去遠志明的住處。這些細節應當都是有可信之處的。

這樣看來,出現這兩個版本明顯矛盾的“遠志明版本”,周愛玲和柴玲在轉述中撒謊的可能性都不大,最有可能是遠志明關於同一件事情,在某個關鍵的要點上,前後有不同的說法。因為如果謊言一旦蒙混過關,遠志明得到的好處是最大的。2013年遠志明版本中,更直接的暗示是柴玲主動引誘遠志明(去遠志明的住處);一年之後,遠志明提出新的版本,或許說明前一個版本實在不能說服人,所以提出一個較弱但是仍然暗示柴玲主動的說法。

如果遠志明認為是柴玲或者周愛玲錯誤的轉速了他在2013年3月的話,那麼他應當迅速出來澄清。否則,他在2013年和2014年不同的說法,必然有一個是說謊。這可不是信耶穌之前的事情,而是成為牧師之後的舉動,可不是“舊事已過”,遠志明先生是否應當慎重、認真的對待一下呢?如果遠志明在這一兩年內都仍在撒謊,那麼,他對於24年前的事情的回憶,又有多少可信之處呢?